最新消息
黨報記者八閩調研行丨提升社工專業水準,更好服務社區 | 2023-11-07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baidu.com/link?url=jx14g6hn9bAm_h2wXTgNbW3pnMRIJA2RjsGM_FqXX80rTZDsiEb7L4gsQrxNv2A1UqMk6GmApeBmvnLMyBgcXyqWv2r6K5h-cLuhqTAoA1G" 《福建日報》2023年06月09日第08版n核心提示n社會工作者,簡稱“社工”,指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長期活躍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殘障康復、優撫安置、醫療衛生、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社會服務機構中,為特定人群提供專業性服務。n2017年,我國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明確“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高層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被納入急需緊缺和重點人才引進范圍。n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創新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的“五社聯動”機制,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n如今,在各個社區,經常能見到穿著各色馬甲的社工。他們用自己專業的技術和服務,助老扶弱、助人自助,在基層“微治理”中釋放專業活力。近日,記者走進社區,感受社工給社區帶來的新變化。n把社區敬老餐廳“玩”出新花樣n在基層“微治理”中,社工的專業技能究竟可以發揮多大作用?在接管廈門市湖里區江頭街道呂嶺社區敬老餐廳之前,李楚并不清楚。n李楚,廈門市湖里區霞輝老年社會服務中心(簡稱“霞輝”)執行主任,具備豐富的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經驗。2018年11月,她所在的社工組織接受社區委托,不但要解決社區困難老人的吃飯問題,而且還必須讓社區老年食堂實現持續運營。n這可怎么辦?n“國內社區老年食堂的普遍做法包括:與街道層級的日間照料中心配套;依托有資質的企業配送;在社區選址建設,社區自己運營或委托有資質的企業、社會組織運營。它們都面臨著共同的問題,那就是為了照顧老年群體的消費心理及消費能力,社區食堂的餐標一般較低,這對食堂的持續性運營是個巨大考驗。而且,當時呂嶺社區老年食堂功能單一,對社區自身發展影響并不大。”李楚說。n廈門市呂嶺社區敬老餐廳成為社區老人聚會好去處。n但從社工的專業角度分析,李楚發現呂嶺社區敬老餐廳其實具備較好的基礎——廈門市政府首批開辦的老年食堂,有一定群眾知曉度;除了廚師外聘,其余工作都由居民志愿者自主管理和服務,有“助人自助”的特色。n于是,“霞輝”對這個敬老餐廳項目進行全新的規劃設計:增加供餐頻次、改造服務模式、擴大供餐范圍、豐富供餐形式、升級餐廳硬件、增加文化氛圍。尤其在改造服務模式方面,充分發揮出社工的專業優勢,將單純的用餐空間拓展成為居民社交空間,定期為社區居民舉行生日會、泡茶會、健康知識講座,大受社區居民歡迎。n對于原有的社區志愿 關鍵字標籤:桃園抽水肥服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