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投資者5個月虧733萬銀行賺去550萬 平安銀行貴金屬業務有多賺錢? | 2021-08-04 |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246472951018686&wfr=spider&for=pc" 新浪財經發布時間: 07-1416:03新浪財經官方賬號,優質財經領域創作者來源:市場資訊來源:這一刻聊生活 原標題:投資者5個月虧733萬,平安銀行賺去550萬,這家銀行貴金屬業務有多賺錢?平安銀行最近業績不錯,雖然年中報還未發布,但第一季度業績十分優異。據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平安銀行實現營業收入417.88億元,同比增長10.2%;實現凈利潤101.32億元,同比增長18.5%。其中,凈利潤增速創造了2015年以來的最好成績。為此,平安銀行還專門開了一個慶祝會。在4月21日的平安銀行2021年一季度業績發布會暨零售開放日上,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說道:“董事會和管理層對此成績都比較滿意,今年是平安銀行深化轉型的第二年,一季度優異業績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接下來,平安銀行將繼續保持業務全面增長勢頭,打造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和有溫度的客戶經營體系。”該行在二級市場上也獲得了投資者的青睞。一季度,不少投資者加倉平安銀行,前十大流通股東累計持有141.60億股 ,較去年年末增加1.37億股。易方達藍籌精選、興全合潤混合基金、興全商業模式優選等在一季度紛紛買入,成為平安銀行前十大流通股東,分別新進持有 0.67%、0.35%和 0.3%。在談及平安銀行一季度的業績成長時,謝永林在會上總結了三大原因:第一是厚積薄發;第二是資產優異;第三是著眼未來。但謝永林似乎忘了最重要的一點——貴重金屬業務的暴利。在備受詬病的地方貴金屬交易所相繼關停后,類似平安銀行這樣的大型機構的貴金屬業務迎來發展機遇,但平安銀行似乎并未珍惜如此珍貴的從業機會,而是開始胡作非為。據投資者爆料,其投資的貴重金屬,僅僅半年時間便虧損了733.6萬元,虧損金額中有約625萬元是手續費,551.88萬元為平安銀行收取。網友直呼:連高利貸都不敢這么玩。誘導投資者10倍杠桿頻繁交易導致投資者5個月虧733.6萬近期,有投資者向媒體反應:自己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單位平安銀行旗下的居間商深圳市君雅珠寶有限公司上海君楓珠寶首飾有限公司進行炒黃金“血本無歸”,其中投資者A短短5個月時間虧損了733.6萬元。其中,733.6萬元虧損金額中有約625萬元是手續費,手續費中551.88萬元為平安銀行收取;無獨有偶,另一位投資人稱,他共計虧損89萬,其中有70余萬元是手續費。而產生巨額手續費最主要的原因,竟然是居間商隱瞞了10倍杠桿并讓其頻繁操作。據投資者A介紹,當初是在一個投資群里,一位工作人員稱可以指導黃金、白銀T+D業務,由于不懂業務,投資人A甚至壓根不清楚黃金交易手續費是以10倍杠桿進行操作,工作人員也并未告知。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投資人A關注了公眾號“湛騰服務”,下載了深圳君雅自己開發的“天天黃金app”以及上金所的“易金通app”,并在平安銀行開了戶。期間,工作人員會頻繁向投資者發送盈利信息,營造賺錢效應,比如“申先生從5月份開始跟著老周團隊做金銀,截止到8月初已經從60萬賺到了248萬,翻了四番”,再比如“張先生6月23加入內部,300萬本金盈利350萬”以及“張姓大哥50萬成本盈利20萬”等。截止2020年11月,短短5個月時間投資人虧損了733.6萬元,甚至在虧損500萬本金之際,工作人員仍在用“要相信會漲回來”“堅定內心的信念”之類的話對其進行鼓動。在733.6萬元的虧損中,有近625萬元虧損是手續費。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對投資人A舉報信的回復,文女士銀行賬戶凈支出733.6萬元,其中累計虧損85.37萬元,遞延費支付22.7萬元,繳納交易手續費625.53萬元(繳納黃金所手續費73.65萬元,繳納平安銀行交易手續費551.88萬元)。“現在分析其讓我短線來回操作的目的是盡可能多的做單,以賺取高額的手續費,因為每買賣做單一手黃金T+D的手續費是600元左右。”投資人A如是說。目前,投資人已向上金所進行了舉報,上金所在回復時明確表示“經平安銀行調查,君楓珠寶在為您提供服務時,有違反相關規定的行為。”另據投資人與平安銀行溝通的錄音,當問及平安銀行是否就居間商上海君楓向上金所報備,工作人員則反問“上海黃金交易所告訴您必須要經過他的允許才能去操作嗎,還是說我們必須要給他報備呢?”但根據《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會員入會后,即可開展自營業務,相關代理業務需經交易所批準后方可開展。”平安銀行的三家居間商每一家都與其關聯度極高深圳君雅、上海君楓及深圳鑫世界均不具備經中國證監會許可,取得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且成立時間不算長,為何能夠如此獲得投資者信任?據投資者介紹,其實剛開始自己并不是很想開通賬戶,但是對方說是和平安銀行合作的,點開鏈接也確實是平安銀行,所以就放松了警惕。那么,這些所謂的投資公司真的和平安銀行有關系嗎?據媒體報道,深圳君雅和上海君楓確實為平安銀行的居間商,且兩家公司與平安銀行另一家居間商深圳市鑫世界珠寶有限公司也存在密切關系。也就是說,平安銀行同時聘用關聯度極高的三家公司為其居間商。通過天眼查可以發現,深圳君雅、上海君楓與平安銀行的另一家居間商深圳鑫世界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天眼查顯示,深圳君雅珠寶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負責人張影,同時又是深圳鑫世界珠寶有限公司的股東,持股10%,深圳鑫世界的實際控制人為袁葦,同時袁葦也是上海君楓的實際控制人以及執行董事。此外,深圳君雅與深圳鑫世界的歷史高管和歷史股東竟出奇的一致,分別有張君、游經艷、林瓊蓮、陳垚旺和李春蓮。不僅如此,這些聯系在平安銀行的官網上同樣也能看到,其2019年貴金屬代理業務居間商名單中包括深圳君雅和上海君楓。不禁讓人懷疑,這是否是平安銀行自導自演的一出戲?那么平安銀行對于居間商的情況是否知情?為何會同時聘用三家有著密切關聯的公司作為貴金屬業務居間商?平安銀行對于居間商的資質是如何審核的?這些答案或許只有平安銀行自己清楚。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工商銀行發布《關于調整賬戶貴金屬業務的通告》稱,自2021年5月23日起對賬戶貴金屬產品的風險級別、業務規則和交易系統進行調整。今年3月以來,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也都相繼出手收緊貴金屬業務。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際貴金屬市場波動加大,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機構出于規避風險的需要而加強對貴金屬業務的調整。同時,機構調升風險評級,也有助于降低潛在投資糾紛,維護自身市場聲譽。平安銀行仗著店大欺客的行為,或許正在醞釀新的金融風險。但在平安銀行眼里,這些平凡百姓的風險只是其業績的增長點罷了。舉報反饋 關鍵字標籤:貴金屬回收處理 |
|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