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小魚在家聯手樂視爭奪智能家居入口 | 2022-04-04 |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6-04-08/doc-ifxrcuyk2419122.shtml" 本報記者徐然北京報道 “我們正在小批量生產移動底座,在安裝之后小魚的產品就可以在家里移動了。”4月6日,小魚兒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宋晨楓,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展示了正在研發的移動底座。底座一米二高,錐筒形狀。小魚兒科技的產品可以放在底座上以實現室內移動。有了可移動身體,小魚在家更像機器人了。“現在移動底座還沒有定價。大部分技術是我們自己解決,有些技術和第三方進行合作。” 小魚兒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是專注于互聯網硬件和智能家電的創業公司。“小魚在家經典版”是公司打造的首款產品,被定位為“家庭智能陪伴機器人”。 不過,小魚在家并非傳統的人形機器人產品。從外觀上看,“小魚在家靈動版”有一個八英寸的長方形顯示屏,屏幕上方是攝像頭,下方是一個形似花盆的橢圓形底座。用戶可以通過APP與終端產品鏈接,連通后可以與家人進行多方視頻通話。進一步說,小魚在家的技術核心正是多方音視頻通訊。 聯盟樂視 2015年6月,小魚在家經典版上市銷售;2016年3月30日,“小魚在家樂視版”出現在LeTV&TCL戰略成果發布會上,小魚兒科技以“樂視家庭生態的首家戰略合作伙伴”身份現身發布會。宋晨楓介紹,“小魚在家樂視版”是“小魚在家靈動版”的一個特殊版本;靈動版針對經典版做了硬件升級。經典版產品只有屏幕能左右轉動,而靈動版顯示屏上方的攝像頭可以上下轉動。 除了硬件功能升級,公司也調整了產品營銷方向。“此前的產品功能既能陪伴老人也能陪伴兒童。現在的營銷聚焦在兒童市場,我們希望集中突破一個市場。此次小魚兒科技與樂視的合作,也是引入了兒童相關的視頻內容。” 宋晨楓介紹,“小魚在家樂視版”有三大核心功能,分別是遠程陪伴、智能記錄孩子成長、智能幼教。陪伴功能可以通過視頻通話實現;依賴人臉和語音識別,小魚在家可以識別兒童并自動進行跟隨拍攝,視頻將上傳云端供用戶分享;而幼教功能是公司與樂視此次合作的重點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樂視在兒童市場早有布局。2015年11月,樂視召開“未來的N次方”發布會,并正式推出超級電視上應用的“樂視兒童”產品。樂視稱,這是以平臺、內容、終端、應用所支撐的家庭教育類產品。“樂視兒童”包括兒童教育和雙語教育等視頻內容。在此基礎上,樂視還推出了“與樂視生態強相關”的多款兒童智能硬件——如具有詞語解釋、兒童廣播等功能的互聯網云故事機樂小寶口袋故事屋、可以與樂視電視互聯的WIFI智能鋼琴和KIDO兒童智能手表。 此次,小魚加盟樂視家庭生態體系,是看中了樂視在兒童教育領域所積累的視頻資源和渠道優勢。樂視稱,其擁有30000余集兒童教育資源,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性別和所處成長階段推薦內容。 “樂視會將小魚在家樂視版和自己的55英寸電視進行捆綁銷售,成為樂視家庭套裝。小魚的產品也會進入樂視的線上、線下渠道。目前的合作僅限于此,還沒有涉及資本層面。”宋晨楓說。 依照宋晨楓的思路,小魚在家樂視版產品定位于陪伴孩子成長的智能助手。除了樂視,公司還與騰訊投資的泰捷公司運營的兒童相關內容進行合作。泰捷是國內OTT視頻盒子的品牌。據悉,小魚會專注硬件及通訊服務,但不會涉及視頻內容經營。 尋找進入家庭的“鑰匙” 在易觀智庫分析師佘雙琳看來,“小魚在家和樂視的合作,既是雙方探索客廳經濟的嘗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魚的品牌知名度。” 宋晨楓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小魚在家產品的銷售收入就超過了2015年6月上市以來半年的收入。“去年新品剛上市,需要一定的用戶、口碑積累。新的智能硬件產品需要體驗,我們今年也進行了一些線下渠道建設。” 3月29日,中國聯通與小魚兒科技簽署了《中國聯通與小魚兒科技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小魚在家智能陪伴機器人將作為中國聯通智能終端產業鏈全生態戰略合作伙伴,全面進入中國聯通營業廳供消費者體驗,同時雙方也將在終端定制、遠程服務與內容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聯通的用戶群體基數很大,相信聯通用戶數量能推動小魚產品銷量。而運營商也在發力智能家居,他們也希望進入家庭場景去掘金。”佘雙琳說。 盡管定位為“家庭智能陪伴機器人”,宋晨楓也認為目前服務機器人進入家庭的條件還不成熟。“現在還沒有通用的服務機器人標準。在產品發展初期,依舊要從功能入手。”宋晨楓介紹,小魚兒科技目前已簽約德恒門診和青松健康兩家醫療服務機構,提供線上醫療咨詢服務;此外,公司在遠程教育領域也有布局。“小魚的產品以通訊服務為核心功能。機器人企業的產品滿足用戶需求、超出其預期,再輔以合適的價格、渠道,服務機器人的市場會慢慢成長起來。” 深圳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周劍此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服務機器人會以“取代手機部分功能”的形式進入家庭;圖靈機器人CEO俞志晨認為,“機器人會成為未來智能家居的入口”。佘雙琳則指出,盡管未來看好,但現階段服務機器人的主要問題依舊是“不夠智能”。 “現在所謂服務機器人產品不能實現特別大的差異化。它的很多功能手機、平板電腦、故事機也具備。機器人能實現真正的智能化么?硬件的體驗離消費者對機器人的預期還有差距。”佘雙琳稱。 近年來,機器人產業利好消息不斷。4月6日,記者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等三部委近日聯合印發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劃》提出了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也細化了政府的扶持措施。“機器人產業在十年、二十年后一定是個大市場,但一兩年后肯定不會出現千萬量級的市場。”宋晨楓說,“這是一個慢慢成熟的過程,不能急。企業先要做好產品。” (編輯:黃鍇,郵箱:huangk@@21jingji.com) 關鍵字標籤:兒童床邊床購買 |
|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