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中醫整形專家——張建偉 | 2022-05-03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news.sohu.com/a/542463687_100096267" 原標題:中醫整形專家——張建偉張建偉教授,著名中醫針灸大師,針灸美容整形大師,研究生學歷,自幼愛好道醫、中醫,師從世界名人錄國家高級中醫大師王春志教授;是全國各大重點醫院、中醫院、醫學院、醫學機構的客座講師導師,是“中醫針灸”代表性傳承人,是大西南地區的中醫美容整形第一人。張建偉教授用25年時間在針灸經典靳三針的基礎上創新了自己的一套針灸理論(兩針半針療)和(針療美容),并培養中醫人才上百人。21世紀是人類追求健康的世紀;21世紀是人人享有保健的新時代;21世紀,由發展經濟到關心自己的健康;21世紀人們最需要的是健康。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沒有健康的身心一切無從談起。當前我國居民亞健康狀況急需改正,其保健意識、保健行為有待加強,需要進一步宣傳科學的健身知識,消費者急需科學的理論知識和一批有著傳統中醫經驗的醫者作正確的健康管理,同時我國社會保健服務機構與人才極其缺乏,面對“入世”競爭,民族保健行業、民族養生文化需要扶持與弘揚。可見,我國的健康事業狀況難以讓人樂觀,建構“大健康工程”乃勢所必然:新醫改提倡預防為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明確提出“治未病”的醫療指導原則。進而促生了我國大健康產業的快速成熟。生命健康是個全程呵護的過程,面對現代病,事后對抗性治療往往為時已晚。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們在盡情享受現代文明成果的同時,也更加注重自身的保養養生和身體管理,而針灸、理療也已經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身體管理和保健養生的重要選擇。針灸美容是用針刺激一定的穴位,運用迎、隨、補、瀉的手法以激發經氣,使人體的新陳代謝旺盛,面部的血液循環加快,從而達到美容目的的一種手法。古代關于用針灸治療面部疾患如痤瘡、黑痣等的記載較多,而直接用針刺美容的記載較少。但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保健養生的需求增加,一些醫家開始從古典醫籍中挖掘并在臨床實踐中摸索出一些針灸美容法,使這門古老的技術重放光彩。針灸美容與針灸治療疾病稍有不同,這是因為美容施針側重于增進機體代謝能力、疏通經絡、調節臟腑氣血、滋養容顏;而針灸治病則著眼于糾正機體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及美容意在滋養、調節,治療則求去邪療疾。因而,再選穴施針方面開有不同之處。美容施針,選穴多以具有補益調和功效的穴位為主,治病則應根據其病癥的陰陽、虛實,寒熱等情況,辨證論治而選相應的穴位。針灸駐顏美容是通過針灸的養生保健和治療影響美容的相關疾病兩方面發揮作用的。具體說來,它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達到美容的目的的。1調理經絡以調氣養氣:用針灸方法疏通經絡,行氣以活血,維持人體各部分功能活動的協調和相對平衡,使人體氣機升降出入有序。而氣機是氣的根本運動形式,氣機正常,人的生命活動就正常。2調理臟腑功能以調精養精:中醫認為,五臟藏精而不瀉,六腑傳導而不藏,通過經絡、穴位調理臟腑功能,做到收藏有節,使精血各有所藏,精足而養,才能精足而化氣。3調理性情以調神養神:《紅爐點雪》中說:“顏色憔悴,良由心思過度”。故中醫理論把顏面氣色、性格情志和臟俯功能做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即面色本身可以反映人體臟俯功能以及性格特征,這也是中醫針灸用于駐顏美容的深刻原理所在。4﹑通過刺激面部經絡腧穴﹐可以使局部組胺和乙酰膽堿等神經遞質增加﹐刺激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淋巴循環﹐增加局部營養供應﹐替皮膚各層組織補充充足的營養和水分﹐達到袪病養顏﹑保健美容的效果。5﹑針刺還能促進局部肌肉收縮﹑增強肌肉彈性﹑預防肌肉松弛﹐用于防治皺紋。6﹑同時針刺對于皮膚的狀態具有雙向調節作用﹐通過神經的調節﹐既能抑制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油膩﹐又可以促進油脂分泌防止皮膚干燥﹐使皮膚處于健康﹑正常的生理狀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責任編輯: 關鍵字標籤:luminousclinic.com.tw/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