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能源熱轉換及其過程測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東南大學 | 2022-06-07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gx211.com/news/2014214/n4804176309.html" 東南大學能源熱轉換及其過程測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于2012年4月通過教育部可行性論證。該實驗室依托于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其二級學科熱能工程國家重點學科,以東南大學985工程重點建設的能源低碳利用與環境保護創新平臺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減排CO2的固體燃料轉化技術創新平臺為主體進行立項建設。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和實驗室主任分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教授和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肖睿教授擔任。實驗室瞄準國際能源利用研究前沿,立足于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綱要,以及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對清潔能源的重大需求,以煤炭、生物質能和太陽能高效、高值清潔熱轉換為主線,通過熱工、環境、化工、材料等多學科交叉研究,探索能源熱轉換過程的新理論,建立和發展相關新技術與新方法。實驗室將從基礎理論和機理研究出發,進行高技術自主研發與成果轉化,直接為國家與區域經濟發展和高層次人才培養服務,構建特色鮮明的創新平臺。目前擬建實驗室重點在以下3個方向開展研究:(1)能源高效熱轉換技術。研究新一代煤炭燃燒與氣化、太陽能集熱發電和生物質高值化熱轉化、以及熱轉換過程傳熱傳質強化的理論和技術;(2)能源熱轉換過程中污染物排放與控制。開展能源利用中SO2、NOx、重金屬以及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和去除技術的研究,進行CO2捕集技術研究;(3)能源熱轉化過程先進測控技術與優化理論。開展過程測試、模擬、仿真、調控與優化等研究。擬建實驗室的人員隊伍在原潔凈煤發電及燃燒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基礎上,引進了以張耀明院士為首的太陽能利用研究團隊,再利用東南大學多學科交叉的優勢形成了一支具有多學科背景的研究隊伍。隊伍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1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名,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7名,江蘇省333工程科技領軍人才3名、科學技術帶頭人4名。另外有一批活躍的具有博士學位的年輕教授和副教授,他們是實驗室發展的生力軍。實驗室有著優良的研究實驗條件,具有先進水平的實驗測試儀器設備,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部門,研究隊伍圍繞能源熱轉換過程中的科學問題已合作開展了多項研究,承擔大量研究項目,包括國家和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863重點項目和973重點項目等,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在煤炭加壓燃燒氣化,太陽能熱發電,稠密多相流動與反應耦合優化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研究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實驗室基于依托單位的強強整合、優勢互補,力爭創建將科學創新和技術創新融為一體的具有多學科結合的重點實驗室模式,充分進行資源整合和多學科融合、滲透與交叉,針對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和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創建能源熱轉換基礎理論和新技術研究平臺,這一平臺的建立將為我國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歡迎各位專家對實驗室發展提出指導意見!歡迎與本實驗室開展訪問與合作研究!歡迎報考碩士生、博士生! 關鍵字標籤:www.chung-cheng.com.tw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