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屢迎監管沖擊,醫美行業如何繼續成長? 2022-09-20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news.xhby.net/sy/cb/202109/t20210907_7223350.shtml"

  8月27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征求《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意見稿提及將重點打擊制造“容貌焦慮”、利用廣告代言人為醫療美容做推薦、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醫美廣告等亂象。  這已經是自6月份以來,行業迎來的第三波沖擊了。此前的6月10日,八部委就聯合發布了《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聯合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八月上旬,上交所、深交所要求新掛牌的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ABS)產品中,禁止新增“醫美消費金融”相關資產入池,屢次沖擊均對醫美板塊及醫美產業鏈上中下游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新萬億市場,合規發展開啟新機遇  根據Mob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我國醫美用戶規模達到1807.3萬人。醫美用戶的增長推動醫美市場需求持續提升,2020年中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975億元。  世界范圍來看,2015-2019年全球醫美市場規模穩定增長,年復合增長率約為8.2%。2019年,全球市場規模達1459億美元,同比增幅7.5%。未來,全球醫美行業預計保持7%左右的增速,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82億美元。  然而,黑醫美猖獗,成為行業發展的隱患。據中信證券今年7月13日發布的醫美行業研報,預測2030年中國整體醫美市場規模將達到1.3萬億元,其中,正規醫美市場規模為7556億元,占比58%,非正規醫美市場規模占比達到42%。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國家大力整頓醫美行業,既有助于推動醫美產品和服務的規范升級,又有利于保障消費者權益。  實際上,消費者權益的保護,監管是一個方面,在黑醫美無法在短期內消失殆盡的情況下,促進醫美教育深化、加強消費者教育,才是保護消費者的長久之計。  “強監管”模式下,醫美行業如何上路?  中國的醫美行業經歷了一波漲潮期,但其核心本質更多是瘋狂的營銷,無法掩蓋醫美服務和產品質量上的不足,而隨著監管的加劇,狂熱的浪潮將會退去,由營銷支撐起來的估值泡沫也將出清。  過去很多醫美公司都把大量資金花在了營銷獲客,但醫美要真正做成一個長久的事業,不應該這么短視。中國公司應該基于中國人對美的個性化需求,進行技術、產品、應用的組合開發,建立完整的服務產品價值鏈,才能抵御各種風險。  事實上,已經有一批專注醫美的公司在資金、技術及產品上,試圖構建起“護城河”。以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供應商華熙生物為代表,除了以玻尿酸為核心產品之外,還在積極布局除皺、減肥等的業務布局,也在著手拓展玻尿酸更多的應用場景,在醫美之外尋求飲用水、寵物食品方面的應用。  華熙生物旗下潤致品牌推出的潤致全系列、潤致娃娃針、御齡雙子針,立足產業,構建生態布局;通過構建面部輪廓、抗初老、抗衰“三大產品矩陣”,展開差異化競爭,潤致已經成為細分市場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這既能為求美者提供更有保障的服務,同時也能建立起自身的護城河,促進醫美行業多元化發展。  結語:給需要的人以幫助,給求美者以新生,是醫美誕生的初心,而這一初心,不應該在產業的發展中被遺忘,行業監管趨嚴、加大黑醫美打擊力度,也將進一步遏制消費者被黑醫美損害的可能性、讓人們能夠享受到更有保障的服務。  萬億未來的醫美行業,要告別“野蠻生長”、實現規范發展,勢必是一個艱難的旅程。但是,當每一個從業者都承擔起責任、并為此努力的時候,一切就有了實現的可能。

關鍵字標籤:https://www.niceclinic.tw/
皮膚科診所位於台北市信義區,有專業認證醫師主治,解決各種皮膚問題。
主打雷射美容如淨膚雷射,柔膚雷射,飛梭雷射,脈衝光治療。